關鍵詞 |
天鵝絨紫薇種植基地,金華天鵝絨紫薇,天鵝絨紫薇基地,天鵝絨紫薇基地直銷 |
面向地區 |
全國 |
天鵝絨紫薇根系發達,生長速度快,蘇南地區植物氣候下每年地徑可生長1.5-2.1公分,福建地區每年地徑可生長1.8-2.5公分。葉片質地厚實,新葉嫩紅,老葉墨綠,新老葉交替之時 ,嫩墨綠略帶紫色,枝條完全木質化可耐零下22.2度低溫。圓錐型花序,長可達50cm,花密看不見葉子。樹型直立性強,側枝呈斜45度向上生長,不下垂。
紫薇樹形一般分為有主干的自然開心形及灌叢形,高接紫薇應充分利用原有樹形,以盡快形成樹冠。定干整形:紫薇小苗經過1-2年培育,當基徑可達1-2cm粗時,在冬季定干。自然開心形整形:有主干自然開心形的,一般留一主干,在離地80-100cm處截干,細弱苗可略低,壯苗可稍高,其剪口下的枝條均應疏除,以利養分集中。春季萌芽后,先在剪口下選定保留3-4個健壯芽培養,剪口下枝作主干延長枝,主枝應與主干角度適宜、分布均勻、上下有一定間距。生長期內隨時除去其他各種萌芽、砧木萌蘗。翌年休眠期修剪,短截主干延長枝1/3,短截層主枝留以20-30cm為宜,形成基本骨架。疏除影響主枝生長的輔養枝如徒長枝和重疊枝等。
灌木形整形:灌木形在冬季定干,選擇分布合理的3-5個枝條為主干,在離地50-60cm處截干,促發分枝,春季通過抹芽每個主干保留3-4個分枝作層側枝,休眠期修剪中短截,形成基本骨架。培大苗修剪:紫薇定干后,每年休眠期,剪除枯枝、病枝、并列、內生枝后,短截當年生各級主側枝,主枝延長枝留側芽輕剪,一般兩年左右交叉留芽,使主枝延長枝曲折發展。
主枝上側枝應選定長勢適中,方向適宜枝條,使主枝與各級主側枝分布合理,上下幾層錯落、優雅有序,側枝修剪定干一般留外芽,以利擴大樹冠。春季萌芽后,注意及時抹去過密或直立新梢。自然開心形的,可逐步提高分枝高度,培養高干紫薇。盡量減少開花和結果,有利養分積累。對基部萌蘗一般應及時剪除,紫微枝條能相互粘和,苗圃栽培中常利用這點將基部萌蘗枝纏繞在主干上,幾年后與主干愈合達到快速增粗的效果,甚至可以做一些如花瓶、屏風等的造型。
紫薇(拉丁文名:Lagerstroemia indica L.),別名:癢癢花、癢癢樹、紫金花、紫蘭花、蚊子花、西洋水楊梅、百日紅、無皮樹。是雙子葉植物綱、千屈菜科、紫薇屬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可達7米;樹皮平滑,灰色或灰褐色;枝干多扭曲,小枝纖細,葉互生或有時對生,紙質,橢圓形、闊矩圓形或倒卵形,幼時綠色至黃色,成熟時或干燥時呈紫黑色,室背開裂;種子有翅,長約8毫米?;ㄆ?-9月,果期9-12月。紫薇樹姿優美,樹干光滑潔凈,花色艷麗;開花時正當夏秋少花季節,花期長,故有“百日紅”之稱,又有“盛夏綠遮眼,此花紅滿堂”的贊語,是觀花、觀干、觀根的盆景良材;根、皮、葉、花皆可入藥。
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高可達7米;樹皮平滑,灰色或灰褐色;枝干多扭曲,小枝纖細,具4棱,略成翅狀。葉互生或有時對生,紙質,橢圓形、闊矩圓形或倒卵形,長2.5-7厘米,寬1.5-4厘米,頂端短尖或鈍形,有時微凹,基部闊楔形或近圓形,無毛或下面沿中脈有微柔毛,側脈3-7對,小脈不明顯;無柄或葉柄很短。
————— 認證資質 —————